图书的内容和设计要靠印刷、装订等环节最终体现出来。很多人认为,图书印制质量取决于印刷厂,和出版社没有关系,但其实像图书开本、印张、图文排版、装帧设计等很多方面都需要符合后期印刷、装订的技术要求,才能印出编辑和设计师想要的效果,才能符合节约成本的原则。
在平时图书的印制安排教学工作中,经常可以出现装帧设计、开本、拼版、插图等与印刷、装订工艺技术要求企业不符,或经常容易出现问题不符合节约资源成本管理要求的情况,本文的目的就是在于使编、印双方对印刷生产工艺的要求和重要标准达成统一和对接,各司其职。
降低书刊印刷包装成本的印刷工艺要求
01
开本的选择
书要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异形的小册子,这样往往会导致纸张浪费。表1显示了与常用手册相对应的纸张规格。
目前我国很多中国图书进行比较分析流行可以使用小16开的开本,在节省纸张成本费用的基础上,如果我们能用小全张的机器学习印刷,还能节省企业部分上版费和印刷费,但相应技术规格的纸张不属于常备纸张,如果不提前预定的话,就只能用正度纸张代替,反而会造成纸张资源浪费。
如果可以为小16开定量预购纸张,不仅可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采购,而且还可以满足每天小16开书的使用,将大大节省纸张成本。
02
印刷对印刷和包装成本的影响
至于一本书的成本结构,会有一些固定成本,比如ISBN管理费、编校费、排版费、电影费、上版本费等。这些费用只收一次,不管打印多少。印数越大,书的单位成本越低,而印数越小,书的单位成本越高。
另外,起印数对印装成本也会有我们一定的影响,拿笔者认为所在大学出版社的印装工价来说,一般通过图书起印数达到尽量确定在2000册或2000册以上。因为中国印刷工价确定的起印点是2000册,印数增长低于2000册的情况下,印刷和装订费都是按2000册的印数变化进行会计核算的。